一、遗产继承第一第二顺序是怎样划分的
遗产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这样的划分旨在合理分配遗产,保障亲属间的合法权益。
二、遗产继承第一第二顺序都没有怎么办
若遗产继承中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没有法定继承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比如,某人离世且无上述法定继承人,其个人合法财产会按此规则处理。国家或集体所有制组织取得遗产后,会依据相关规定和程序,妥善处理遗产的后续事宜,以确保财产依法依规处置和利用,维护法律秩序与公平正义。
三、遗产继承第一顺序如何分配份额
遗产继承第一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通常应当均等。
比如,被继承人去世后留下一套房产,其配偶、子女、父母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若无特殊情况,各分得该房产三分之一的份额。
但存在特殊情形。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例如,继承人患有重大疾病且无收入来源,在分配时可适当多分。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
当我们探讨遗产继承第一第二顺序是怎样划分的时候,明确这一规定至关重要。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在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参与。不过,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如果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丧失继承权,那么第二顺序继承人才能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