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孩应该抚养到多少岁
依据现行法律规定,父母对其未成年子女应负起至子女年满18周岁之期即止的抚养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孩子达到了法定年龄18岁,即被广泛认可为正式步入成年人阶段,他们将被视作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在法律上自立门户,独立生活。
然而,如果面临如下状况,即便子女已经成年,家长仍需履行抚养义务:如尚未完成高中及以下层次教育,或者由于非自身错误导致劳动能力部分乃至全部丧失,以及在其他无法维持日常生活之情形下,父母均须承担起抚养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二、小孩成年后父母是否还需抚养
一般情况下,子女成年后父母无需再抚养。成年是指达到法律规定的年龄,通常为18周岁。此时子女在经济上和生活上应独立,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但如果子女虽已成年,但因精神疾病、残疾等原因无法独立生活,父母仍有抚养的义务,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对成年子女在特定情况下有抚养的责任。具体情况需根据法律和实际情况综合判断。
三、小孩抚养费支付到多少岁合适
根据法律规定,一般支付至子女18周岁。但如果子女1
8周岁后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父母仍有给付抚养费的义务。通常情况下,到子女能独立生活时止,父母的抚养义务即结束。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情况可能因地区差异、法律变更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实践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抚养费支付的期限,若协商不成,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依据法律,父母须抚养未成年子女至18岁。18岁后,子女成年,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若子女未完成高中教育或因非自身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等,父母仍需继续承担抚养责任。